外语学院 邹佳宸
还记得与剑桥初遇时,每一条街道,我们都好奇而又小心地张望着,谨慎地探索着,直到行程即将画上句号时,我们却已可以笑谈道“这些街道,我们已经了如指掌!短短十几日,却已走了不下十几趟…”短短数十日,我们却依然怀揣着与剑桥初见时的欣喜,在斑驳的残垣和叶间的光影中感受着他古朴的气息,严谨的学术氛围和迷人的魅力。

或是数学桥交错的木纹结构,或是牛顿苹果树在三一学院前投下的斑驳树影,或是国王学院中十六世纪的彩窗射出的五彩光芒,亦或是在菲兹威廉博物馆中静躺着的画作。在黄昏的余韵中,我站在三一学院驻足凝望。石墙上刻着历代学者的头像与名字,最新的留白处仿佛在等待着今人执笔,继续书写下一华章。我想,剑桥的古韵不在于持续维护着传统物件与建筑,而是让过去可以与未来持续对话。一砖一瓦或许无言,但都在无声诉说着:真正的永恒不是静止的保存,而是不断解读的流动。

而在学院中的学习,每天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,感受着剑桥大学教育体系的独特文化。不仅领略了独属SOC课程的魅力,还有幸听到了丰富多元的大师讲座。同时,独特的小组模式和认真负责的小组导师也让我有了深刻的感悟。
临别之际在大巴车上再望向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,不禁感慨:知识的获取从来不应只在书中丈量。剑桥教给我的不是答案,而是永不给自己设限的勇气——既怀揣对历史的敬重,又不失向前方星辰探索的好奇与决心。